医院新闻

Henan Provincial Chest Hospital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医院新闻

我院成功实施华中地区 首例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

2021-06-18
A
A
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2021年6月18日8:10,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介入手术室1,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我院院长袁义强及著名心外科专家、我院副院长朱汝军会同丹麦奥尔森医院心内科Dr. Leif Thuesen教授,丹麦欧登塞大学胸外科Dr. Bo Juel教授,线上国外医疗专家和我院心内外科团队李靖副主任(主持工作)、黄琼副主任、杨鹏伟主任、王磊副主任医师、马心超副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孟宪慧,钟巍副主任医师,体外循环科2刘建华主任,超声医学科主任医师李玉珍,医学影像科主任杨瑞,心内重症监护室(ccu)主任赵杰娉等专家共同为一位71岁的刘阿姨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




手术于10:10圆满结束,术后显示刘阿姨血压122/61毫米汞柱,二尖瓣反流面积从术前的15.08平方厘米减少到术后小于1平方厘米,无瓣周漏。这表明,华中地区首例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成功实施。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医疗中心实施了此类手术。



10年前,刘阿姨因劳累、情绪激动等出现胸闷、胸痛、心慌等不适症状,上2层楼都很费劲,严重时需要家人搀扶走路,休息后不能缓解。在当地医院行“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她感觉上下楼明显轻松,以前不舒服的症状几乎没有了。她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也很注意不让自己累着。”


6个月前,刘阿姨胸闷、胸痛等症状再发加重,伴气短及上腹部不适。当地医院按“心房颤动”住院治疗(具体治疗不详)后症状有所好转但病情仍不断反复。后经多方打听慕名来我院治疗,入住心血管内科七病区。



经检查发现,刘阿姨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生物瓣衰败并重度关闭不全等症。刘阿姨不适症状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二尖瓣生物瓣衰败导致的。


袁义强介绍说:人工生物瓣膜衰败一直以来都是心脏学科的技术难题。71岁的刘阿姨就遭遇了这个问题,在二尖瓣置换术10年后,胸闷、胸痛、气喘等不适又卷土重来,心脏彩超显示生物瓣膜撕裂导致二尖瓣重度返流,必须尽快手术,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心力衰竭。




6月17日下午,袁义强,我国著名心外科专家、我院副院长王平凡和朱汝军等会同多学科专家李靖、杨鹏伟、张瑞成、孟宪慧、刘建华、杨瑞、李玉珍、赵杰娉和介入手术室1护士长秦小金等心内外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会诊。


因刘阿姨高龄、体弱,如做开胸手术则需要拆除原来的生物瓣膜,再换上新的瓣膜,操作复杂,还要克服瘢痕粘连等问题,出血多,耗时长(往往需要6、7个小时),手术风险极高,但仅依靠药物保守治疗,又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讨论一致认为,运用目前国际上心内科最前沿技术,即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置换术最为合适,会中还讨论了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之策。


此次会议之前,袁义强已经带领心内科专家团队积极和国外相关专家多次线上讨论患者适应症和手术步骤。



一切准备就绪后,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于今日开始实施。从患者股静脉入路,将一个支架瓣膜输送到生物瓣瓣口位置释放,几乎在一瞬间就完成了“换瓣”,用时仅一个多小时。




术中,Dr .Leif Thuesen教授、Dr .Bo Juel教授和线上外国专家随时与手术台上专家连线沟通,当手术结束时,两位外国教授紧紧握住袁义强的手,并竖起大拇指。袁义强笑着说:“感谢各位专家的支持!”



袁义强介绍说:目前临床使用的人工瓣膜有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两种。生物瓣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血栓发生率低,不必终身抗凝,但生物瓣膜的使用寿命在10-15年之间,多数患者需要二次手术。2000年以后,生物瓣膜置换手术开始增多,按此推算,目前将逐渐达到“二次换瓣”的高峰期,而这类患者年龄通常在75岁以上,给医生带来了新的挑战。


他表示,这个手术成功的意义在于,“瓣中瓣”置换手术为年老体弱、高危的生物瓣衰败患者提供了安全系数大大增加的新的治疗选择。


术后,刘阿姨即转入心内重症监护病房,赵杰娉介绍说:刘阿姨目前恢复顺利。”






视频拍摄及制作:李家枫


图:李红、徐紫渝、黄琼


文:李红


审核:李靖 杨蕊






医保政策关于确定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2020年第二批)的通知
住院指南河南省胸科医院患者住院流程
护理动态河南省胸科医院启动专科护士培训项目